《中国教育报》大篇幅关注 苏州这项工作瞩目!
你关注到苏州连续多年发布的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报告了吗?“全覆盖、多维度、追踪式”的学业质量监测大数据,为家长们科学合理规划孩子成长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2015年至今,苏州监测累计参测学生已超过130万人次,积累监测数据超过1.8亿条……近日,《中国教育报》也刊文关注了苏州这项工作!
跟上步伐,一起感受苏州的实践探索吧!
大数据:以质量监测透视区域教育生态
——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的实践探索
作者:罗强 宋一丹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是在国家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构建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教育督导体系,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于2014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的江苏省首家独立建制、全员配置的市级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经过六年的实践探索,苏州的教育质量监测已经成为“教育政策的航向灯、教育健康的体检仪、教育评价的刻度尺、教育生态的气象站、教育行为的红绿灯以及教育质量的助推器”。
以学业质量监测为区域教育生态做“健康体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一个学校、家庭、社会边界被打破的全域教育时代,教育生态中的差异性、矛盾性不断加剧,社会舆论和教育实践对“好教育”的理解也在不断撕裂和摇摆,我们迫切需要对教育生态有一个清晰精准的认识,而基于大数据的学业质量监测就是深入认识区域教育生态健康状况的一个新途径。自2015年起,苏州就启动了“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该项目已连续实施6年,实现了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业质量健康的“追踪体检”,通过“全覆盖、多维度、追踪式”的学业质量监测大数据,打造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的“超大型CT”,全面测量、描绘并把脉苏州教育生态的健康状况。
苏州监测既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实施,又立足苏州本土实际实践探索。具有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义务教育全学段连续追踪,即对七、八、九三个年级追踪监测,并通过七年级数据倒追至六年级学生,实现小初贯通的追踪评价、增值评价。
二是学校全覆盖、学生全参与、学科等比例抽样,实现了对区域教育的全覆盖式诊断,缩小了抽样误差,同时减轻学生的测评负担。
三是干扰少,信度高,苏州监测每年固定在9月中旬,考查的是学生经过暑假遗忘后沉淀下来的稳定的知识和能力,相当于“空腹体检”。
四是构建以学业发展为核心的具有“结构意义”的质量指标,苏州监测的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门学科以及学业相关因素,以“结构质量”对学业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
在探索高品质学业质量监测的过程中,苏州始终以“高境界的监测目标、高信度的监测数据、高质量的监测报告和高效能的结果运用”为目标,逐步构建了具有苏州特色的立体化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体系。
以丰富多元的“体检报告”揭示教育生态面貌
苏州监测是基于监测大数据对苏州教育的一次全面健康体检,通过学科和相关因素监测还原教育教学过程、揭示教育生态关系、诊断教育教学问题,实现了对教育生态的宏观、中观、微观全视角透视。2015年至今,苏州监测累计参测学生超过130万人次,积累监测数据超过1.8亿条,累计发放5000余份针对区域和学校的监测结果报告、20余份综合分析报告及20余份决策咨询报告。随着监测的开展与深入,监测数据与教育现实发生交叉验证,不断揭示出苏州教育生态的真实样貌。
苏州监测的结果主要以“体检报告”的方式呈现,分为基础数据报告、综合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和社会版报告四大类,基本实现了匹配对象、匹配职责。基础数据报告是对基础数据的呈现;综合分析报告挖掘区域、学校的亮点与不足,提供改进建议;专题分析报告提供给教育局各处室,为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决策依据、改进依据。社会版报告是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可以说,苏州监测以高信度、高效度的大数据测量,用实证数据实现了对教育经验的有效验证和挖掘拓展,不断揭示教育经验背后的教育真相和教育规律。
以2019年苏州监测社会版报告为例,报告从“电子设备使用”“家庭教育”“学业负担”和“体美劳教育”四个方面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引导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帮助家长科学合理规划孩子的成长路径,助力家校共育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