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共健康为导向的滨水慢行系统构建策略以杭
2020 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肆虐,暴露出城市空间在公共健康方面存在的诸多痛点。如何应对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与挑战,同时提升公共空间的健康价值,是现如今风景园林学科亟需探索与解决的命题。而滨水慢行系统的构建在营造健康生态游憩环境、引导居民康体活动、提升城市健康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从滨水慢行系统与公共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出发,对滨水慢行系统中促进公共健康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了在健康导向下的滨水慢行系统构建策略,希望从风景园林学科的专业角度为改善公众健康的事业提供智慧。
1 滨水慢行系统与健康
1.1 滨水慢行与生理健康
慢行交通,通常是以非机动交通方式为主体的出行模式,其行进速度一般不低于15km/h[1]。步行和慢跑作为人类最原始的交通方式,也是最基本的健身运动形式,能够锻炼肢体的肌力和耐力,提高自身免疫力,减缓衰老[2]。滨水区作为城镇最开放的公共空间,为慢行活动提供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天然的水环境等丰富的理疗资源。研究显示,水边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可达10 万~100 万个/cm3[3],有增强抵抗力,解除疲劳,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能量循环的功效。
1.2 滨水慢行与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是心理疾病发病率大幅上升的诱因,而慢行活动可促使大脑血液循环畅通,有助于放松心情,调节情绪,预防诸多心理疾病的产生[4]。城镇滨水区中绵延的山体、清新的空气和悦耳的水声,为慢行活动提供了一处远离交通安全威胁和污染侵害的场所,塑造了一处减缓压力、稳定情绪的舒适环境。
2 健康导向下滨水慢行系统构建框架
Moudon Anne V 提出的环境行为模型表明,人的行为活动选择与目的地自身品质和周边环境有关[5]。因此,本研究将影响滨水慢行系统健康价值的因素分为主题性、可达性、生态性、亲水性、人本性,由此延伸出在规划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目标,最大发挥滨水慢行系统的健康效能(表1)。
表1 影响滨水慢行系统健康价值的因素及其设计原则与目标
2.1 主题性——自然适宜
一般而言,乡野地带风貌粗犷淳朴、城市区域风貌细腻精致。水系上游的环境肌理往往是狭窄幽深的溪谷,而到了下游往往演变为开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因而,针对以上一系列不同的环境肌理,需要对应不同主题的空间,因地制宜,符合周边环境特质。适宜的主题营造能够使滨水区富有特色和吸引力,同时与城镇相互渗透,增强其对居民康养活动的引导促进作用。
2.2 可达性——全面可及
滨水岸线与城镇有其特定的空间关系,要求全面的道路交通体系扩展到滨水空间,以保证滨水区具有良好的可达性。研究表明,距离在2km 以内适宜通过步行出行,距离在4.2km 以内适宜通过自行车出行,距离在9.6km 以内适宜通过公共交通出行[6]。基于此,滨水区的交通系统应是从城镇腹地到水域逐级布设“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绿色交通模式,以创造城镇慢行环境和出行条件。
2.3 生态性——生态自然
慢行系统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连接、配置和生境3 个方面。从改善环境来看,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地,经过合理布局能够形成城镇的物质交换廊道与能量循环载体;科学的植物配置可以产生吸附灰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效益;优美的生境为生物提供栖息环境,维持并保护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从锻炼活动来看,绿地的合理布局对人走向滨水区具有引导作用;科学的植物配置提供宜人的活动空间;优美的生境在营造舒适小气候环境的同时,也为人与自然的亲近融合提供契机。
2.4 亲水性——便捷多样
滨水地带往往具有更加开阔的景观视野、更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更加丰富活跃的生机。因此,人们与生俱来地拥有一种“逐水草而居”的亲水情愫。滨水慢行系统满足了城镇居民的游憩需求,人们不再局限于可以看到或听到水,而要求更加多元舒适的亲水环境,能提供直观、近距离的互动,将各项活动“带到”水边、水上,为人们提供更多接近优质资源、获取自然养分的机会。
2.5 人本性——公平舒适
现如今,城市慢行系统中的使用者除了有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地域文化差异等等,还衍生了散步、快步、徒步、慢跑、速度跑、运动跑等诸如此类的更加精细多样的差异。在大众需求趋向多元化,城市追求趋向精细化的背景下,作为城市规划的细分——慢行系统规划设计应深入聚焦使用者最真实的、最基本的需求和出行习惯[7],以公平、舒适的人行步道和“慢行优先”的街区环境丰富城市体验,促进社会交往活动,倡导康体健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