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干预对高校大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健康营养教育是有效提高人群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措施之一。本文在吉林省长春市随机调查10所高校的大学生,在每所学校中随机抽取100名大学生,将他们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全体被调查人群开展膳食调查。对实验组的大学生开展基础营养知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相关知识宣教及营养教育干预,希望通过实验获得提高当代大学生人群的营养、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有效干预措施。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在长春市随机抽取10所高校,每所高校随机抽取10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即每个学校每组均为50人,从而获得1000人的实验研究对象,组成了实验组500人,对照组500人两个研究组。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①与被随机选中的10所院校学生处合作,分别随机抽取所在学校的不同年级大学生100人,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②进行个人健康状况、营养知识、保健知识及行为方式等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营养与健康状况等数据的分析、评估得出评价结果。③仅对实验组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干预工作。④经过一年的干预试验后,再次采用相同的调查方法和调查问卷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个人健康状况、营养知识、保健知识及行为方式等开展调查与评估,再次统计记录分析结果。⑤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施健康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讨论得出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的干预策略与措施。
三、干预研究结论
1.对饮食健康重视程度的研究结论(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饮食健康重视程度的结果
由表1可知,未经过干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大,但经过一年的健康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生对饮食健康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的研究结论。以大学生对机体所需的能量和六大营养素每日需要量等相关营养知识的知晓率情况作为调查设计来考察其对常见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通过第一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可见,15.4%知晓率的实验组与14.8%知晓率的对照组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对实验组一年的干预后的再次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大学生对常见营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2.8%,提高了约6倍;对照组大学生的39.5%知晓率比第一次调查结果也有所提高,都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3.对保健知识的知晓率的研究结论。以大学生对膳食纤维(粗纤维)功能的知晓率情况设计调查,旨在考察大学生对养生保健等知识的知晓情况。通过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知晓率情况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经过实验组一年的干预后的第二次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91.8%的知晓率对比对照组38.6%的知晓率差别极其显著,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4.对粮食加工程度的认识的研究结论(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粮食加工程度的认识情况
由表2可知,没有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两组差异并不大,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经过一年的干预后的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被干预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了粮食过细加工后营养素的损失,具有统计学意义。
5.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知晓率的研究结论。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15.5%的知晓率与对照组14.9%的知晓率相比差别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但经过一年后的健康干预进行的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89.79%的知晓率远高于对照组57.66%的知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
6.健康状况对比情况研究结论。经过前后两次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前后总体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四、分析与讨论
1.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确立实验研究对象,均衡性较好,在实施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差别不大,使得实验结论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与价值。
2.研究过程中仅对实验组对象进行健康干涉,使得他们在基础营养知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3.健康干预实施前后的调查分析对比结论表明,实验组的前后健康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具体原因如下:①健康教育是个持续长期的过程,短期的健康教育很难从本质上改变大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饮食习惯。②参与本次实验以前很多学生不同程度参加过不同形式的相关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使得当代大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③为了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我们建议各高校应建立更为翔实的大学生健康档案,档案中应记有大学生的体重、身高、饮食习惯、营养卫生、体力活动情况等,并开展连续监测与评估,同时进行长期持续的针对性干预,才能发挥出健康干预的更大作用。